笔趣阁 - 耽美小说 - 摄政王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151

分卷阅读151

    脚步声,沉默。时间还早,草丛里依稀有蛐蛐叫。脆快的鸟鸣声在清风里隐隐有回音。廊后下人们起床做饭洒扫,扫帚刷啦一下搅浑了晨光。

    李奉恕坐在胧曈的光线中聆听盛夏的拂晨。

    王修走过去,坐在他对面。李奉恕以前的眼神是千丈断崖下的寒潭,静而无波,极致凶险的蛊惑。现在……王修努力地压住心里的辛酸。

    李奉恕叹气:“你这几天,是不是没睡好。”

    王修轻声回答:“也还行。”

    李奉恕苦笑:“我又发疯了。”

    王修握住李奉恕放在石桌上的手。日头升高,到底是夏天,一早便骄阳烈烈。凉亭顶漏下来刀子一样的辉光,雕刻李奉恕英武的脸。

    李奉恕今早一醒来,发觉王修躺地上。他慌慌张张伸手摸,摸到王修打着小呼噜,怎么折腾都醒不了。他摸索着把王修抱上床,盖上被子。听着王修的呼吸声,突然想开了。

    这段时间,是他在折磨王修。堂堂李家子孙,即便自怨自艾怨天尤人,也不能太久。

    “看不见也能做我该做的。只是可惜……以后都见不着你了。”

    王修眼圈一红,摄政王伸手越过石桌,捏捏他的脸。

    王修跟李奉恕汇报最近朝堂的事情。大晏帝国的政治,存在三百年的骨骼,即便现在看上去病体支离,居然还在运行。好也好在这,坏也坏在这,食古不化,所以百毒不侵。

    上次摄政王存心戏弄朝臣说要提高俸禄,都察院整得一群官员跟走地鸡一样劳碌奔波,最后在千步廊上打群架。按照一贯传统,这不叫内乱,大家也挺自得其乐。王修现在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“同室操戈”,他有点害怕。

    李奉恕面色平淡:“仁祖皇陵被毁,凤阳城被焚,总要有人出来承担一切罪责。凤阳那些被白敬处决的官员,哪个没有和北京千丝万缕的联系。这时候,能推就推能躲就躲,栽给对头比自己被推出去强。”

    王修手里拿着四五本册子:“那这些分党派的点将录……”

    李奉恕笑一声:“于我,人只分可用与不可用两种。”

    王修一愣一愣:“不需要了?”

    “不,你仔细看一看。”李奉恕没什么表情,王修心里被抻一下。

    李奉恕起身,王修牵着他,在院中溜达。

    说起白敬,王修还是决定问一问:“朝廷催着他赶紧捉高若峰……”

    李奉恕蹙眉:“那么容易,谁说的让谁去捉。”

    王修轻叹:“还不是军费军粮闹得……军队动一动每天耗损惊人。”

    李奉恕什么都没说。王修牵着他,两个人慢慢溜达到李奉恕种葱的菜畦。这是李奉恕归京亲自开垦的第一块菜畦,深耕细种。苗在冬季前就育上了,还担心这个冬天实在太冷伤种子,结果也没有,天一转暖就精精神神旺旺盛盛。北京鲁王府很快就要跟山东鲁王府一样,被葱淹没。

    李奉恕跪在菜畦前,虔诚地用手抚摸土地。多好的土地,大晏的土地,在那么长久的岁月里养育了那么多人。一代一代的王朝在这土地上像种子一样兴起,繁盛,衰落,被土地导择淘汰——大晏,也到时间了么?

    天厌大晏,地也不怜晏人?

    王修心里难受至极,他见不得摄政王几乎乞求的姿态:“老李……不如就让权司监去右玉试试吧。你想想,西瓜都是跟着丝路来的,未必红薯土豆玉米不行?”

    摄政王深深地叹气。他如何不知道新作物也许就是新希望。听权司监说,种过土豆的土地几年内不能种别的,否则种什么伤什么,发芽土豆还有剧毒。红薯玉米也就罢了,万一土豆在西北长不出来,那些被毒的土地几年内不能种别的,就彻底荒了。

    这样在西北,行同屠杀。

    “没别的办法了。”李奉恕喃喃自语,“没别的办法了。叫权司监来吧。”

    权城来见过摄政王,杀气腾腾豪情万丈地回去等待朝廷的调令。王修把权司监送的那包茶递给李奉恕,李奉恕嗅着茶叶苦涩甘冽的清香,忽而笑了:“这一个一个的。”

    王修不知道李奉恕指的是谁。也许是周烈,陈家兄弟,李在德,小鹿大夫,陆相晟,权司监……或许是所有人。

    陆相晟上的书就在李奉恕手边摆着,陈述天雄军的练兵进展。王修有种奇特的感觉,也许曾经玩笑的“秦军”,真的要来了。

    正想着,宫里来人,皇帝陛下宣摄政王觐见。

    第106章

    太医们都不是多嘴多舌的人,但是摄政王的病情皇帝不知道,终究不可能。

    皇帝陛下一定要见摄政王,谁劝都不听。王修帮李奉恕换衣服,李奉恕张开胳膊,一脸平静。王修心里着急,李奉恕怎么进宫?他在家横冲直撞就算了,又不让人扶……

    李奉恕冒一句:“我能听出你的脚步声。”

    王修一愣,李奉恕微微垂着脸:“你在我旁边走。”

    有点小小的流言,不敢大声说,怕掉脑袋,细细簌簌传摄政王身体不大好了,太医跑鲁王府太勤。这时候,摄政王如果倒了……

    小皇帝大怒:“我叫六叔进宫,看谁再乱嚼舌根!”

    富太监一缩脖子。

    小皇帝亲自跑武英殿等摄政王,曾森默默跟着。这几日曾芝龙没进宫,曾森也很想他。曾森长到五岁,见曾芝龙的次数实在有限,但是控制不住,天然地亲近自己的父亲。可是摄政王不是皇帝的父亲。曾森悄悄地疑惑,皇帝跟摄政王的感情也很厚,他们又不是父子。

    小皇帝坐在武英殿沉着小脸,一声不吭。曾森心里背自己的书,明天在大本堂要背不过会被揍。皇帝再小也是天子,宫女内侍全部垂首,大气不敢喘。终于有个内侍进来报:“鲁王殿下来了!”

    小皇帝跳下宝座,蹬蹬蹬跑下台阶,小步颠到殿门口,探着身子往外看。

    高大威严的摄政王慢慢地向武英殿走来。小皇帝看六叔一身素服,白色的衣摆拍着靴子,仿佛风匍匐在六叔的脚下。他欢呼一声:“六叔!”

    摄政王一顿,有些茫然地抬头,倒是微微一笑: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摄政王走路虽然依旧有凛凛风度,皇帝却觉得哪里看着不太对劲。摄政王身边跟着一个瘦高的文官,小皇帝一眯眼,这不是那个什么王都事?步伐都快跟六叔一边儿齐了。王都事在台阶下一停,六叔也停下。王都事上台阶,六叔跟着上台阶。登了两三级台阶,六叔步伐才顺畅起来。

    小皇帝看着看着,心里发凉。

    摄政王直直冲小皇帝走来,王都事在门口一停,摄政王没收住,差点撞上小皇帝。摄政王一把搂住小皇帝,小皇帝在他怀里抬头,对上摄政王灰沉沉的眼睛。

    小皇帝带哭腔:“六叔?”

    摄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