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耽美小说 - 摄政王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3

分卷阅读3

    了。”

    说罢,他一步一步走下丹墀。他实在太高,或许他是像了那个开国的太祖,每个动作肌肉都隐蕴着力量。他穿过那群读书人中间,老的少的都要微微瑟缩一下。许久不见的生物本能告诉着这些大人物们危险。

    京城里一直服国丧,到处白布都没拆。京城里本来的鲁王府需要修缮,现在去踹宗人府的门估计也来不及。干脆自己找人弄一弄算了。还要收拾一下那个花园,看看土地能不能种东西。那帮东西鼻孔都快长脑门上了,可真是求不动啊。

    娘的。

    第3章

    王修是摄政王的狗腿子,所以被李奉恕塞进了中书省,目前是七品的都事。

    摄政王去上朝,王修去报道。

    一个乡下土炮举人呼噔成了七品京官,不被排挤那像话吗。虽然中书省已经是个摆设,王修第一次去值房,来来往往的人看着他笑。他询问找谁录名,他们笑。他转晕了问路,他们还是看着他笑,他们就是不会开口说话。从值房到花园都很寂静,上空单只飘荡着王修胶东味浓重的官话——他们就是要让他听听,好好听听,他自己这满嘴的土渣子。

    摄政王下朝就回家,京城鲁王府新晋的大奉承姓刘,是宗人府调来的,惴惴地揣摩这位殿下的心性。揣摩来揣摩去,竟然只有一样:不搭理人。

    摄政王是真的谁也不搭理,轻易也不要烦他。刘奉承小时候在街上听说书,说兽王老虎吃饱了喝足了自己趴着,等闲不要去招惹,还能保一命。这位鲁王真心不像皇家锦绣堆里长出来的芝兰玉树,一身疆场上带下来的杀伐之气。可是山东这六年好像也没发生啥战事?即便有战事,一个王爷用得着上战场么?

    摄政王撸着袖子在家拆捆好的大葱。进京来得急,在山东没晾得完全干透,捆在一起路上闷着了,有些葱表皮甚至发烂。他把前襟往裤腰带上一塞,然后把拆开的大葱小心地摆在各种能摆的气流良好的地方,等表皮完全干透。京城的鲁王府生机盎然,葱气冲天。

    “葱是好东西。”

    他自言自语。

    鲁王府,或者摄政王府里的下人都被他赶到一堆挤着,谁也不能碰他的葱。他亲自搬运拆解晾晒,几十斤几十斤地扛来扛去不假人手,活像在囚笼里被着自己的猎物打转的困兽,在无声地咆哮。有个皇后塞来伺候的丫鬟忽然就哭了。

    李奉恕扛着一捆葱差点被绊着。地上蹲着个人,傻不愣登地看他忙来忙去。李奉恕伸脚踢踢他的屁股:“起来。”

    王修抓着根葱仰脸看他:“王爷,你的葱不错。”

    李奉恕嗯一声。

    王修盘腿坐下,剥开一棵半人高的大葱表皮,大口大口啃起来。他家穷,太穷,他很小还不算要脸的时候经常去掐别人小摊上的葱叶子。一般人买葱不怎么吃叶子,他掐几下摊主不会说什么。于是那几根葱叶子就成了他口中可以丰富一下贫瘠记忆的味道。那时候他想要的,是一整棵的葱。

    进王府之后预支了月钱,捎给父母之后他买了许多葱,全吃了。奉承就讨厌吃葱之后满嘴臭,第二天不让他进门,勒令他在大门外面晾晾味儿。

    在众人忐忑中驾临的鲁王,进门就指挥着仪仗把王府几进的院子里能撬的砖全撬了。这位龙子凤孙盯着满地碎砖问了一句,种什么好活。

    众人都愣了。笑得一脸菊花开的奉承傻兮兮地在想词,王修一马当先抢了时机:

    葱吧。

    鲁王看了他一眼。

    后来鲁王府被葱淹了。

    摄政王蹙眉看王修:“碍事。”

    王修眨巴眼:“殿下,咱们进京就是碍人家事来的。”

    李奉恕终于笑一声:“受气了。”

    王修还是蹲着,非常没有读书人的风骨:“殿下,我就在家里管账行么。”

    李奉恕淡淡:“不行。”

    在山东的时候李奉恕不大信任别人,王府度支交给王修管。王修穷鬼一只,突然掌握王府级别财务的大权,哪怕只是账面数字,立刻暴露本性,抠搜得只进不出。进京之后新的大奉承不知道王修底细,估摸不出这位是尊什么人物,似乎很得摄政王的力,因此有点敬畏。王修进门就要查账,账面清汤寡水。王修在山东卖葱六年,很有做生意的经验,十分淡定告诉摄政王:您得找进项了。再跟山东似的憋在家里,贫穷得给开天辟地以来的摄政王们丢脸。

    李奉恕在山东靠王修养着,没有什么话语权。如今进京,王修还打算跟着李奉恕鸡犬升天呢,再卖葱就太丢人了。李奉恕还是扛着葱站立,居高临下面无表情:“那我找个什么进项。”

    王修掰手指:“京郊周围地界都被皇亲国戚们划皇庄划干净了,再划估计要划进蒙古。你这六年不在北京,到处没你的份儿。如果还要靠山东的赋税,得熬过秋天才能送来。这里上上下下一圈儿,没人拿你当作自己人呢。”

    天降摄政王,没有实权,不善交际,一声不吭。

    活该挨欺负。

    摄政王放下肩上的巨大葱捆,盘腿坐下,和王修对着,一人抱着一颗大葱生啃,什么都不就。挤在院角旮旯里不敢大声喘气儿的仆役们听着脆嫩的咀嚼声,两个爷们儿沉默地啃葱,各自想着心事。

    当天晚上,皇帝陛下发烧了。

    太医院院正说是偶感风寒。太后心急如焚,守着皇帝只会哭了。她今年刚二十,成帝登基新换的皇后,舒服日子没过几天突然成了寡妇。她看着躺在床上说胡话的皇帝心里一片凉,凉到骨头里。那天召摄政王进宫,寡嫂小叔子之间为了避嫌离得特别远,她前面隔了屏风又隔了帘子,朦胧看见摄政王比成帝高大许多的影子,坐在下首像只懒洋洋晒太阳的野兽,而她是一只战战兢兢的母兔子,抱着小兔子哪天就被野兽当了点心。

    这天貌似也不远了。

    皇帝要死了,她在宫里哪还有位置。景帝老疯子就俩成年儿子,粤王不中用鲁王可在盛年。乾清宫要成鲁王的了,天下都要成鲁王的了。

    “去,去查,有人要害皇帝,有人下毒!”太后急糊涂了,嘶声尖叫,旁边的管家婆溜着她手边跪下就磕头:“娘娘您别着急!陛下只是感了风寒,娘娘您慎言!”

    太后甩手给她两嘴巴:“有你说话的份儿!”

    司礼监的富太监上前弓着腰恭敬道:“娘娘您说是谁下得毒?”

    太后突然住嘴,愣愣地看着圆胖脸的富太监,是谁下毒?谁最有可能害皇帝?太后忽然除了一身汗,她想起屏风那面力量似乎时时可爆发的影子。

    她颓然跌坐在床边。

    到底还是把摄政王惊动了。

    他肯定是不想起来的,翻了个身继续睡。大奉承怕他又不敢用力叫,在床边急得打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