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耽美小说 - [明朝]科学发展观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253

分卷阅读253

    排,也已经离内讧不远了。

    虽然这个时代没有沥青路和推土机,可只要能够发动足够多的人力,完全可以把这件事情转化为一个大型的政府工程投资。

    所以比起路线的实际设定,驿站的间断安排,小皇帝最关心的,其实还是整条施工线的薪水发放和最低工资问题。

    这件事情做得好,会带动两条干线的百姓的生活水平。

    做的不好,他就是下一个隋炀帝。

    然而,没有摄像机,没有任何能够跨越空间的通讯方式——

    所以锦衣卫再次被暗中遣发了接近六十余人,提前去西东两条施工主路附近潜置。

    皇家理工大学有成熟的会议厅和实验室设计,也是当初虞璁亲手参与调整和把控的。

    工部诸臣汇集于此,还有少许的讲师也候在了旁边。

    “陛下。”赵璜示意小厮推出半成品,神情既没有尴尬和不安,也没有因为工作无法完成而造成的担忧:“蒸汽机的研发……如今已经无法前进了。”

    虞璁凑近了几步,去看这其中的联动装置。

    当初他绘制了大致的图纸,又有意的提点了几句,可以说在绝大部分的器件设计上,都已经非常不错了。

    这个蒸汽机的初代之所以不能正常运行,还是材料和传动装置的设计有问题。

    明代有非常发达的瓷器烧制技术,但更多的在于工艺性的表达,而不是用于汽缸的耐高温高压的性能。

    在配方和烧制手法不断改良的同时,第二个问题就是力和动能的传导。

    虞璁看到这初代机的时候,愣了半天。

    他突然想起来,中国古代的齿轮,跟现代意义的……差距很大。

    似乎在春秋战国时期,就已经有相关的记载了。

    当初去博物馆的时候,自己瞥见过青铜的齿轮,可是完全没有往那个地方想过。

    原因就在于,中国古代的齿轮,是如同车轮般厚实而且笨重的存在。

    看似简单而小巧的普通东西,其实承载着整个工业的发展。

    当初在北平建立军工厂的时候,皇帝提出了流水线的建立,还奇怪为什么都是人力的流水线传递,而不是靠齿轮的联动设计。

    现在等他真的看到初代机的时候,才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。

    轮子,齿轮,履带。

    这三样,可以完成一个力的转换和交接……

    皇帝低着头拨弄了下那个尺寸和契合度颇高的活塞,不紧不慢道:“赏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一出,刚才那些还神情忐忑的大臣们都有点懵。

    东西都没造出来,这就开始赏了?

    虞璁被剧透了上下五百年,自然不会告诉他们,这蒸汽机应该是两百年以后才有的玩意儿……你们能造出一半来都已经可歌可泣了。

    “陶瓷汽缸如果容易开裂和炸碎的话,可以考虑换土和窑子。”虞璁想了想道:“拿纸笔来。”

    他凭借着现世的记忆,画了几样不同尺寸和形状的齿轮。

    “这个应该用精钢铸造,会比现在这轮子般的玩意好用很多。”

    中国古代没有太多系统性的工艺传承,但起码铸造技术是刚需,还是能跟上日益发展的需要。

    在军工厂被建造出来之后,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匠被相当优厚的条件吸引了过来。

    赵璜照着已有的制度筛选了一批人下来,让他们埋首于火炮和火铳的改良和研发。

    从前工部那边场地有限,可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他们有专门的车间进行各种材料和时间的试炼,每一次的锤炼和烧制都有完整的前后记录和整理,无形中推进了各进程的发展速度。

    虞璁开完会之后,特意去大学里面转了一圈。

    他还记得朱载壡提过的事情。

    如果说从前接手的明朝,是一个暮年的老人。

    那他就像一个医生,在不断地改进这老人的心肺,让他渐渐地能够正常呼吸。

    但是……还远远不够。

    无论是私塾,又或者说学校的普及程度,还是医疗制度的设计,都是一团的虚无。

    在寻仙考推出之后,虞璁心里就觉得不太对劲。

    毕竟能够接触到数理,并且能够通过这些考试的,大多都跟出身和家庭有关。

    比如沈如婉在未出嫁之前要给家里的亲戚算账,戚灵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而真正书香世家出身,如同杨慎这样的人物,是断然不会有功夫和心思去看什么数理数论的。

    可是国家如今缺的,就是这些能够参与理工方向发展的人。

    他现在有意的把牛顿定律以及各种现代的概念扔进来,但是别说消化的程度了,理工大学如今的招生名额都有空缺——哪怕教部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应试范围和参考书籍,这个年代又没有新华书店,怎么可能做到这一点。

    能够通过寻仙考和新科举,进入朝廷和大学的,到底还是幸运儿。

    朱载壡原本在西殿里跟着徐渭温书,又被黄公公唤了出来。

    和他一起出来的,还有两个妹妹。

    当初在中央医院的时候,虞璁就有意的让虞鹤去整理他们的言语。

    朱载壡自然不必说,看问题的角度宏观而且非常有见地。

    另外几个孩子,关注的点不一样,思考的方式也不一样。

    他没有时间去把六个孩子天天叫到宫外去逛,可如今既然要调整医院的设计,最好还是让他们再看看,这医院平时是个什么样子。

    孩子们换好常服出来的时候,一抬头没看见父皇,却看见了略有些眼熟的陆大人。

    陆大人在过去几年里,在乾清殿里呆的久,但毕竟后面随着官位上升,事情越来越多,平日里又寡言少语的,自然没虞鹤有存在感。

    陆炳其实不太会照顾小孩子,但虞璁去了工部之后还要去太医院那边开会,这件事只能由他代劳。

    从禁军统领和锦衣卫的身份里出来之后,他身上的肃杀之气终于减淡了许多,较过去几年的冷峻形象,已经不知不觉间变得柔和了。

    “陆大夫。”朱载壡来西殿的最勤,看见他也能反应过来是谁:“今日是您带我们出去么?”

    在生性恣意又洒脱的徐渭的带动下,这孩子笑的越来越多,从以前拘谨又谨小慎微的状态里,在一点点的走出来。

    “之前去医院的时候,由于是陛下亲临,为了护卫安全才遣散百姓。”陆炳看了眼这三个孩子,还是有些不放心:“今日带你们便服过去,是想让你们再看看,那里真实的样子。”

    为什么……会把两个皇女也带上?

    陆炳本身清楚虞璁的用意,只是还是担心小孩好动不好照顾。

    万一磕碰着伤了哪里,也很麻烦。

    他心里提了十二分的精神,把这三个孩子带出了宫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