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耽美小说 - [明朝]科学发展观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150

分卷阅读150

    这些兵士都互相抱团,在战场上看着别人疲累翻倒,再一拥而上的去争人头抢战马。”毛伯温越说越情难自禁,脸上露出愤懑的神情来。

    “如果只是因此而延误战机,无法扩大战果也就算了——他们甚至因为忙着抢功,被敌军反扑得手,被打的溃不成军!”

    “放肆!”虞璁恼火道:“竟然荒诞至此!叫高级和最高级将领去军英阁开会!”

    之前为了开会方便,直接按照品级和官职的重要性,给文武官员都划了等级。

    如今皇帝还没到,一众武官全都等在军英阁里,哪怕只有站的位置也拿着小本本,生怕又被训斥为偷懒耍滑。

    按照道理,这军备战略的册子交上去,应该能讨得陛下欢颜才对。

    怎么听说皇帝勃然大怒了呢?

    皇帝是直接踹门进来的。

    门被踹开的一瞬间,杀气就腾地散布出来,一时间有人连呼吸都不敢,只竭力隐藏自己的存在感。

    “军功之制,必须要改!”虞璁上来就直接把那几个本子拍到座位前,恼火道:“八月末之前不改完并通报三军,你们谁都别想跑!”

    一说军功之制,大伙就立马回过神来了。

    皇帝终于听说这码事了啊。

    这有的事情腐烂到极点了,其实大家都知道。

    可是皇上不关心懒得管,谁敢去招惹啊。

    搞不好还落得一身腥臊,自讨没趣。

    “都跟朕说——这首功现在是个什么情况!”

    李承勋虽然心里装着事,此刻见皇上勃然大怒,也只能硬着头皮讲一两句自己知道的。

    因为首功制绵延百年,如今不光是官军们知道这事,连倭寇和鞑靼们都明明白白。

    他们会刻意的在某处放些死尸来引诱明军,就是为了让那些人一哄而上,争先恐后的抢脑袋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就可以聚而歼之,不费吹灰之力。

    这事儿其实将领们清楚,也明着教训过很多次,偏偏就是屡禁不止,因为钱多人又傻,哪里管得住!

    皇帝听着他们七嘴八舌的讲完如今的情况,心想自己能碰到这帮祖宗,也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。

    -3-

    “陛下!首功不废,则杀良冒功之猖狂难以遏制!”毛伯温在混乱之中高声道:“臣曾经历内外之乱,当今军士戮杀良民妇幼,就为了以人头论赏,当真如无德的畜生!”

    “停!”虞璁深呼吸道:“朕清楚情况了,都安静!”

    人群唰的迅速闭嘴,没人敢冒犯一句。

    只有一个人还站着。

    虞璁见那人胡子颇长,个子又极高,压抑着火气道:“你还有什么想说的?”

    “臣以为,战功之制也同样积弊已久。”那人作揖道:“且请陛下一并打算。”

    这话一出,倒是没人吭声了。

    虞璁感觉出来哪儿不太对劲,看了眼这些个哑口无言的武将,皱眉道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
    “麻禄。”

    皇帝怔了一刻,立刻反应过来他是谁了。

    万历之时,天下有‘东李西麻’之称。

    东李,则是李如松一族的将领。

    西麻,恐怕就是这麻禄的后人——毕竟此姓也算罕见了。

    他揉了揉额角,放缓语气道:“你来讲。”

    麻禄点了点头,不顾其他人各异的神色,将一切都和盘托出。

    他观望陛下改革许久,更是明白和信任陛下的眼光。

    如今将这些烂疮挑破,未必是什么坏事。

    实际上,如今的军功制度,已经烂透到骨子里了。

    战功制往往是随行的太监和御史来记录情况,论赏多少人,封多少官,都全靠他们摇笔杆子。

    正因如此,这些太监会把自己的三姑六婆的子嗣全都写上去,反正也无法追究真假。

    “在弘治年间,大军于延绥驱逐鞑靼,合斩十二首级——大军扰民伤财,而上报军功者竟一万两千余名!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,那惊堂木便被虞璁狠狠的扔了出去,直接落在一墨盘里,溅的那些军官满脸墨汁。

    “好啊,这么大的事情,到现在这一刻都不告诉朕?”

    虞璁怒极反笑:“是又等着打了败仗,让朕死在鞑靼的手里,好给你们换个皇帝?!”

    “臣惶恐!!”

    “陛下息怒!!”

    “微臣知罪!!!”

    来开会的人太多,甚至没办法让他们纳头便拜,这个时候也只能一众起来告罪。

    “是,朕知道你们的意思。”虞璁这时候连掀桌子的心都没有:“西征在即,不可能连坐万人,更不可能追究过往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有些事情,必须现在就做个了断!”

    这个时候,现代化的军功考核制度,就极为清晰了。

    古代的军功制度,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得失,因此毫无纪律,又容易内斗厮杀。

    可如果按照集体来整体分授,同时又注重个人荣誉及奖励,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
    古代同样也有群体的奖励,比如百人斩了三十人,便可算作满功。

    但这些都错乱无序,而且难以监视。

    皇帝这个时候简直想抽包冷静一下,虽然他从来都没抽过烟。

    “拿纸笔来。”

    今天,就要把这个制度,重新订个遍。

    军英阁的会议,连着开了三天三夜。

    就连皇帝的吃住,也全部在旁边的暖阁里。

    下头的文官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但一瞅连皇帝带将领个个都脸色铁青,也不敢冒昧的上前攀谈。

    要知道,从前在一楼开会的时候,这些文官们可是动辄就敲桌子互相一通怼的。

    直到第四天,最终修改拟订的文件才终于出来,被送往国子监特批印书局翻印。

    第一件事,就是废掉首功制度。

    战功的记述,也不再由太监和御史来履行。

    虞璁结合了古代和现代的双重考虑,决定按照战役情况来具体化每一个评定。

    他在此之前,建立了备战制度。

    战争的用意,被分为掠城、对冲、占领高地,等各大目标。

    所有的军功,都按照目标的完成情况来定夺。

    而在十日后,军功制度进行集体报备和宣传之时,各军上下的箕斗册,也将全部登记一遍。

    这箕斗册,就是指纹的人工录入。

    想要领取军功,必须跟着指纹走,指纹对应人头,出发前统计一遍,回来之后再统计一遍。

    那些无关的十八代亲友想要冒领,绝对不可能——除非他们也混入军队之中,跟着去打仗。

    在战斗目标清晰的情况下,军功会更加促进目标的实施和完成,并且全程都配备了事后的考评表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虞璁还引入了一个非常现代化的概念——指标制。

    无论是教师等级评定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