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耽美小说 - 君临城下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116

分卷阅读116

    的消息,当场便砸碎了一方砚台,恨道:“因为皇上的忌惮,我们王家儿郎只能被动地守卫疆土,无法北进一步!想不到那谢卓竟如此好运!他今日荣宠本该是我们的!”

    王重之亦是满脸愤然:“这回,太子之位必然要落到睿王手中了!”

    谢卓如今声望极高,皇帝倒不担心他功高盖主,反而因为有这么一股势力与大司马相制衡而分外安心,一见谢卓便高高兴兴地携起他的手臂,分外亲热。

    如今皇帝对待谢卓就如同当初对待庾大将军庾茂,不少大臣看在眼里都明白了几分其中的意思,纷纷朝王述之瞥去意味不明的眼神。

    王述之却是一派淡然,甚至寻到机会站在司马嵘身侧,带着几分敬佩道:“谢将军果真一鸣惊人,他带去的大军原本可是庾茂手底下的,想不到不仅能迅速收服部下,更能大获全胜。谢家儿郎十分了得!”

    司马嵘对这个舅舅也是佩服得紧,不过他到底清冷惯了,对谢家并无多深的感情牵绊,闻言只是欣慰地笑了笑,感慨自己当初那么冒险的一步棋走对了。

    接下来,宫中着实热闹了一阵,皇帝对谢卓大加封赏,下面的将士自然也是论功行赏,庆贺的酒宴中觥筹交错,人人借着谢卓的才干来夸赞天子的英明,拍足马屁,奉承得天子红光满面。

    早朝中,嗅准了风向的大臣们毫不犹豫地开始请奏立太子。

    皇帝这回终于不恼了,好脾气地问:“众卿觉得几位皇子中,谁可堪大任?”

    那还用说,您都做得如此明显了,瞎子都看得出来,自然是睿王!

    不过话总要说得冠冕堂皇一些,极力支持司马嵘的一位老臣出列,颤颤巍巍道:“睿王殿下乃谢皇后嫡出,身份尊贵,立储君当立嫡。”

    另有一人立刻出言附和:“睿王殿下孝心可嘉,乃醇厚之人,且困于病痛十数载,依然坚持立身立学,可见其性子坚韧不拔。”

    毅王那一派顿时有人嗤之以鼻:哼!坚持立身立学?说得仿佛亲眼所见似的!

    “陛下!”立刻有人反对,“臣以为,睿王十数载居于深宫,几乎从不与外界接触,眼界怕是比不得其他皇子,更何况回京之后始终默默无闻,才学上也从未展露过名声,立睿王殿下为太子着实不妥。”

    皇帝听得皱眉:“卿以为,立谁最为合适?”

    那人额角冒出些冷汗,却依然挺直腰板:“毅王殿下早有贤名,不仅其自身才学有目共睹,更爱才惜才。若立太子,当以立贤为上。”

    话音一落,朝中顿时炸开了锅,关于立嫡还是立贤,自古以来就是朝臣们争论不休的话题,多数时候还是为了自身利益罢了。

    事已至此,大殿内响起一片“立嫡”“立贤”的争执声。

    皇帝气得火冒三丈,他刚惩罚了毅王,竟然还有人敢将他抬出来给自己添堵!

    可这怒火又不能明着发出来,因为当时毅王盼着自己这个老爹死的事只是自己的推断,并无实据,即便有了实据,那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,只能捂着,因此惩罚他的理由也不过是一句“御下不严”,轻描淡写至此。

    皇帝压着怒火朝大殿内扫视一圈,见谢卓垂头不语很是安分,不由大感欣慰,随即又发现最有分量的王丞相竟然不曾开口,顿时挑了挑眉。

    “丞相对此有何看法?”

    王述之就等着他问呢,闻言立刻出列,神色无比认真,一派正直:“臣以为,礼法不可废,立嫡较立贤更为合理。”

    虽然不说支持睿王,不过这话一出,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,周围的人顿时大惊。

    王氏一向与毅王过从甚密,此事早已人尽皆知,虽然最近因为亲事未成稍有疏远,可多年交情又岂是说翻脸就翻脸的?更何况那露面没多久的睿王可是与王氏素无来往啊!这王丞相真这么大公无私?

    不管别人如何震惊,王述之对着皇帝微松的眉头侃侃道:“立嫡可谓一目了然,谁嫡谁庶一清二楚;立贤却无法公允判断,贤名究竟如何全凭各人心中那杆秤。如今胡人对我们虎视眈眈,朝廷最需要的是稳定,遵照礼法立嫡出皇子为太子,可减去诸多纷争,乃上上之选。只有朝政安稳,方可一致对外!”

    如今谢卓刚打了胜仗,拿胡人转移视线真是再好不过。

    皇帝龙心大悦。

    王述之表明了立场,许多仍在观望或踌躇的大臣顿时有了主心骨,也纷纷出言支持立嫡。

    皇帝面色越来越好,正欲宣布自己的决定,却忽然被一道急报打断。

    八百里加急:秦国出动五十万大军,打过来了!

    第八十一章

    听到这个突然却也在意料之中的消息,王述之无奈地叹了口气,即便现在皇帝立司马嵘为太子,可朝臣终究没有上下一心,到底还是让秦国人抓住了时机。

    看来京城还暗藏着密探,虽然那胡人被掌控住了,但京中的局势依旧通过其他途径传到了秦国。秦国始终对大晋虎视眈眈,只不过最近几年也是内乱不止,直到近期稍稍安稳才整顿兵力南下进攻。

    很久没有如此大的战事,皇帝听完急报立刻就有些坐立不安,搭在膝头的双手拢在袖中微微收紧,面上的红润刹那间消失不见。

    “秦国出兵五十万,众卿以为,我大晋由谁领兵迎战最为合适?”

    下面的大臣明里暗里将目光转向谢卓,亦有部分人建议由大司马王豫统帅全军,毕竟王豫父子是多年征战沙场的老将,谢卓给人更多的印象则是名士风范。

    皇帝听到王豫的名字便心生不喜,秦国这个强邻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刀,而琅琊王氏则是抵在喉间的一根利刺,都是要人命的。

    王豫本就行事愈发张狂,若再立功,定然赏无可赏,封无可封,功高盖主,简直令他寝食难安。

    不悦地朝下面看了一眼,皇帝打断众人的商议,坚决道:“凉国一战足以说明谢将军领军有方、智谋过人,这次就依然由谢将军做统帅。”

    话音刚落,大殿内寂静了片刻,谢卓想到谢氏兴盛在即,心中划过一丝喜悦,面上倒是不显,脚步稳健地出列领旨:“臣定不负陛下所托!”

    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,随即又连下数道旨意,包括大军各路兵马的将领,粮草辎重的供应等。

    散朝后,一切便开始紧张地准备起来。

    毅王府,毅王司马阔面色铁青,平日在人前的温润模样全都消失不见,咬牙切齿半晌后,皱眉合眼陷入沉思,手指在膝上轻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