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全京城都怕国公夫人在线阅读 - 全京城都怕国公夫人 第57节

全京城都怕国公夫人 第57节

    林依依道:“耽误不了的。这次剿匪,也走不了太远,就在京城周围,成婚之前,我一定能赶回来的。”

    婚仪的事情定国公府那边谢老夫人操持,灵犀院这边又有德阳郡主亲自坐镇,根本用不到林依依费心。

    与其在成婚之前闲得没事乱想,她还不如给自己找点事儿做呢。

    德阳郡主嘱咐道:“那你可一定得小心啊。”

    林依依道:“您就放心吧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随着婚期定下,谢府众人看着谢老夫人操持着谢明叡的婚事,有些人心里都不对味起来。

    如今的定国公正是谢明叡的祖父谢衍,其膝下一共有三子四女。

    因其还在世,是以他膝下的几个儿子并未分家,大家一同居住在定国公府。

    长子谢淮,也便是谢明叡那早早被立为世子的父亲。

    谢衍年过七十,本来大可早将爵位传给谢明叡父亲的。只是早些年谢淮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,跟着一群道士热衷于炼制丹药,求仙问道。

    定国公府偌大的基业,谢衍不放心交到一个不问红尘的儿子手里,是以一直没有让其承爵。

    而其余二子,是谢衍早些年行军打仗途中收纳的姨娘所出,因为战乱二子母亲早亡,便被谢衍给抱到谢老夫人膝下养育。

    虽然是庶出,但是在族谱上,却是记在谢老夫人名下的,这也算是占了嫡的名分。

    相比于长房人丁不兴,只有谢明叡一个后嗣之外,二房三房那边便是可着劲儿得生子。

    府上跟谢明叡同辈的人里,便有公子七位,小姐六位。

    在这些人里,不知道有多少是巴不得谢明叡早早没了的。因为只要他一死,长房这边便算断了后嗣,这承袭爵位的可能便会落到其余两房头上来。

    在这人心诡谲的定国公府,谢明叡他母亲范氏又是个没本事护住人的,若非谢老夫人真心疼爱谢明叡的,恐怕他早就活不下去了。

    这次瞧见谢老夫人给谢明叡操办婚事的隆重程度,二夫人徐氏和三夫人卫氏纷纷眼热不已。

    她们最关心的,还是谢明叡的五万两聘礼。

    只因谢老夫人早有明令,谢家子孙成婚,公中只会出一万两银子。

    谢明叡头上两个兄长成婚的时候,便是参照得此等规制。

    如今谢明叡破格给林依依下聘五万两,这让徐氏和卫氏二人心中也发了愁。

    她们膝下各有一子已到适婚之龄,如今已经看好了媳妇人选,都是京中高门之女,身份比林依依不知道高了多少。

    本来听闻谢明叡定下林依依之后,徐氏和卫氏二人心里还稍微得意了些许,谢明叡在京中的名声再盛又如何,最起码在妻室这一头,便被他的兄弟给压了下去。

    可是谁想到,谢明叡的聘礼会这么大方。

    有谢明叡的事儿在前,若是日后给儿媳下聘的时候,数目太少的话,岂不是太过难看。

    二夫人徐氏和三夫人卫氏凑上堆一合计,便决议要去寻谢老夫人要个说法。

    这日清晨,二人相约着前去给谢老夫人请安。

    平日谢老夫人并不愿意她们在自己眼前晃悠,便免了这群人的请安之礼,让她们待在自己的院子,没事不要来烦她。

    这会见二人一同前来,谢老夫人轻轻抬了下眼皮看了下二人,便端起桌上的茶,轻轻吹了两下,问道:“无事不登三宝殿,你们妯娌两个突然来我这,可是有什么事儿?”

    徐氏斟酌着开口,“是有关三郎成婚的事儿……”

    谢老夫人道:“三郎的婚事,有我这个老婆子操持着呢,用不着你们两个费心。”

    “母亲如此关爱三郎,真是三郎的福气。只不过,有句话儿媳思忖了很久,前些日子三郎下聘,那些物事折算成礼金便是五万两银子,一时之间,可谓是轰动整个京城。”

    “三郎难得成一次婚,给他婚事操办得隆重些还不成吗?这你们也要有意见?”谢老夫人语气中已经有点不悦。

    徐氏笑道:“我们自然不敢有意见的。只是三郎有母亲疼爱,能够拿出这么多的聘礼。可是他底下还有两个兄弟也快要成婚了,就是前后脚的事儿,这婚事上悬殊太多的话,岂不是让未来的亲家笑话吗?我们来找母亲,是想让母亲也照顾照顾四郎五郎他们。”

    “哦,我明白了,你们的意思是,三郎的聘礼是我老婆子从中添补的,然后想让我再给四郎和五郎添点儿。”

    徐氏道:“母亲愿意疼爱孙儿,那是最好不过的。”

    谢老夫人将手中茶杯重重一放,怒道:“好啊,我当你们为何想起给我请安来了,原来是在算计我老婆子的压箱底啊。”

    卫氏道:“母亲息怒,只是四郎五郎的婚事近在眼前,我们总不能办得太过难看不是。”

    “我还是那句话,府上子弟成婚,公中一律只出一万两银子,旁的一个子儿都没有。”谢老夫人道,“三郎聘礼下的风光,那多出来的四万两,可全是他自己添补进去的。你们要是担心四郎五郎他们将来成婚的时候聘礼少了不好看,尽管自己去添补便是了,我绝不拦着。”

    府上这么多子弟,要是人人成婚都拿出那么多的聘金来,还不得把整个府里给搬空了。

    徐氏却并相信谢老夫人所说,笑着道:“母亲,都是您的孙子,平日里您偏疼三郎便也罢了,可是这婚姻大事上,您可不能厚此薄彼啊。”

    “混账!”谢老夫人将手中茶杯重重一放,带着怒意道,“就没见过你们这么不成器的,一个个尽盯着我老婆子手里的东西。看了你们就烦心,还不快滚出去!”

    见谢老夫人发怒,卫氏连忙道:“母亲息怒,我和二嫂这便离开。”

    等出了谢老夫人所居之处,徐氏还愤愤不平,道:“就没见过母亲这么偏心的,你真相信,三郎的聘礼,都是她自己添补进去的。”

    反正她是不信的。

    谢明叡又没有官职在身,平日里看他悠闲得很,从哪里赚那么多的银子。

    至于是范氏贴补他,更不可能。这些年范氏一直在拿自己的体己银子贴补安平侯府,就连她自己戴的首饰头面,都是好几年的老样式了,明显手头是没什么钱。

    这银子,出了老太太贴补,还能从哪里来。

    卫氏道:“老太太明面上这么说,就是不信,能有什么办法。”

    徐氏愤恨道:“那么多的好东西,可都便宜了那个乡野孤女。亏当时我听说谢明叡相中的妻室是她时,还得意了好一阵。”

    卫氏叹道:“可不是吗。”她当时得知林依依的身份时,心里也是一松。

    没有想到谢明叡相中的女子竟然有这么一个上不得台面的身份。

    她的儿子虽然及不上谢明叡,可架不住娶的儿媳妇家世良好啊。

    最起码都是公卿之女,这往后和林依依坐在一起闲聊饮茶的时候,还不得把林依依给比到泥里去。

    就跟那范氏一样,虽然是世子夫人,可是小门小户的,就是拿不出手,这些年在她们妯娌面前就没抬起头来过。

    想到范氏,卫氏状似不经心道了一句,道:“咱们那位大嫂,想必还不是她儿子下聘的风光吧。”

    “她如今在佛寺里抄经呢,消息哪有那么灵通。”徐氏道。

    谢老夫人知道范氏不同意谢明叡娶林依依,是以早先将她打发到寺庙里。

    这婚事上面,也是一直都瞒着范氏的,并没有专门使人前去只会范氏一声。

    想到此,徐氏眼前一亮,喜道,“对啊,我们可以使个人去相国寺,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嫂。”

    以范氏那个性子,要是知道此事,那还不得翻天。

    第62章

    当范氏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,差点搅碎了自己手里的一张帕子。

    她就说这段时间往府里传话,说她想回去的时候,谢老夫人却不肯给她派车了。

    原来是趁着她不在的时候,敲定了她儿子的婚事,这不过一个月的时间,六礼就已经走完了五礼,要不是徐氏派人来通知她,她恐怕得到当天,才知道她儿子要成婚了吧。

    那日到相国寺的时候,范氏是由府中马车的送来的,他们送完范氏的时候,当即就赶回府里去了。

    只留范氏和一个伺候她的婢女在这,因为被困山寺之中,范氏就算想回去,也找不到车。

    想到谢明叡给林依依下的聘礼,范氏心中又是不平。

    当初谢淮往安平侯府下聘的时候,也不过是一万两的聘礼。

    她当即在相国寺待不住了,唤过自己的贴身婢女映柳来,吩咐道:“映柳,我要回府,你现在进城去租一辆马车来接我。”

    指望府中派车,根本就不可能了。

    范氏只好另想别的办法。

    映柳心中暗暗叫苦,从这走着回城得需要半日的时间,她平日哪里受过这种罪?

    只不过范氏是她的主子,她身为婢女,并没有拒绝的权利。

    映柳只好应了声是,辞别范氏,匆匆赶回城里。

    自她走后,范氏便在焦急得等待着,直到天黑,才见映柳匆匆赶了回来。

    范氏往她身后看去,并没有瞧见马车的踪影,出声问道:“怎么只有你一个人,马车呢?”

    映柳带了些委屈,道:“今个儿不巧,奴婢去的时候,车马行并没有可以租赁的马车。”

    范氏气得骂道:“没出息的东西,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。”

    如今天已经黑了,就算有了马车,她们也无法进城。

    范氏吩咐着映柳道:“今日就这么算了,明日一早你再进城租车,这会先去灶上烧水吧,一会本夫人丽嘉要沐浴。”

    映柳本就走了一天的路,脚下疲累得不行,此刻听闻范氏又支使她前去烧水,心中不由浮现些许怨念。

    入夜,便有人将相国寺发生的事情禀告给谢明叡。

    谢明叡眸中神色深沉,道:“流风,这事儿交给你去办。在婚期到之前,最好还是让她待在相国寺吧。”

    若是让范氏回府的话,少不得要在他的婚事上作妖。

    流风应了声是。

    一连三日,映柳都没法租借到合适的马车。

    渐渐得她也明白过来,既然都是租不到马车的结果,她又何必实实在在往城中跑一趟呢。

    于是每天范氏让映柳进城租马车的时候,映柳便会下山寻个清净的地方待着,等天黑之后,便会到范氏跟前禀报着相同的结果。

    就在范氏在这边折腾的时候,林依依已经跟着骁云卫的兄弟们连挑了好几个匪寨。

    这日,她刚挑了一处寨子,正带着人清扫痕迹,就听到一阵骂骂咧咧的声音。

    “呸,什么骁云卫,只会欺负我们这些不成气候的小喽啰,有本事,你们去这二十里外的归云山啊,那儿可有一伙占山为王的贼寇。你们要是真有本事的话,就去收拾他们。”

    林依依顿住,问道:“谁在说话?将他带上来。”

    不多时,两个骁云卫便押着一个魁梧的男子过来,正是这寨子中落网的贼寇。

    见到林依依后,那贼人不屑道:“原来是个女的,什么剿匪,说的好听。不过就是专门捡那软的柿子捏罢了。要是真碰到厉害的,你们这群人,只会吓得屁滚尿流。”

    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