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开局拯救貂蝉何太后,三国大奸臣在线阅读 - 第155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

第155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

    面对卢植的提问,萧玄淡淡的回答道:“丞相以及司徒、司空、太尉三公,可以保留,属于特设官职。”

    “如太师、太傅、太保三师,以及司徒、司空、太尉三公,属于正一品,不掌事,属于荣誉官衔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九卿,全部取消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可想而知,萧玄的目的何在。

    要是按照萧玄所推行的这种三省六部制,门下省、中书省和尚书省,这其中职权最大的,莫过于尚书省的尚书令。

    三省的长官侍中、中书令、尚书令相当于之前的宰相。

    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!

    萧玄又道:“从今往后,在我大汉,将再无秩万石、秩中二千石,或秩比二千石的说法,所有官秩,分为九品十八级。”

    “丞相、三师三公作为正一品,三省主官为正二品,或补从一品,余下各州刺史,为正三品或从三品。”

    “各郡太守,为正四品或从四品。各县的县令、县长,为正五品到正七品。”

    “以此类推!”

    萧玄推出这样的三省六部制,还有九品十八级的官秩,看起来是没毛病。

    而且,萧玄以天子尚父、丞相的身份辅佐皇帝刘辩,能让权力更加集中到自己的手上。

    说到底,萧玄这样做,还是为了加强中yang集权!

    日后萧玄改朝换代,当了皇帝,未尝不可取消“丞相”这一职务的存在。

    “诸位爱卿,对于丞相提出的三省六部制,可有异议?”

    刘辩垂询道。

    “臣附议!”

    华歆立马站起身赞同。

    “臣附议!”

    王朗、冯芳、王猛等大臣,也都纷纷表示赞同。

    见状,哪怕是卢植,都无法站出来反对萧玄提出来的三省六部制。

    刘辩于是又将改革这一官制,人事任免的权力交给萧玄。

    既然提出了三省六部制,萧玄心里,定然有了合适的人选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三日后,萧玄就在德阳殿上,宣布了三省六部诸多公卿百官的任命。

    正一品丞相,萧玄。

    正一品司空,卢植。

    正一品司徒,皇甫嵩。

    正一品太尉,杨彪。

    然后是真正处理国家大事的三省六部的官员。

    正二品中书令(中书省),荀彧。

    从二品中书监,王允。

    正二品侍中(门下省),房玄龄。

    正二品尚书令(尚书省),王猛。

    在下边是六部尚书。

    分别是:

    吏部尚书陈群。

    户部尚书冯芳。

    礼部尚书华歆。

    工部尚书王朗。

    刑部尚书崔琰。

    兵部尚书贾诩。

    剩下的二十四司,还有门下省和中书省的朝臣,则是人人各得其位……

    不过,权力中枢当为尚书省,也被萧玄牢牢的握在手中。

    对于这一次全新的官制改革,人事调动,朝中的公卿百官是几家欢喜几家愁。

    卢植、皇甫嵩、杨彪这些有着士人之望的大儒名士,权力被完全架空,则是一种必然的事情。

    不属于萧玄的嫡系,基本上都无法真正到实权部门当差!

    “陛下、太后!”

    在宣读了自己草拟的任命书后,萧玄还不忘朝着陛台上坐着的刘辩与何太后进言道:“臣以为,朝廷现在正是用人之际!”

    “天下纷乱,士子尽皆流离失所,难以苟安!”

    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!”

    “既如此,朝廷何不效仿古代的稷下学宫,设立一座大汉最高学府,号‘国子监’,以吸纳更多的士子进入国子监入读?”

    “国子监,可为我大汉培育出更多的可用之才!”

    “请陛下、太后明鉴!”

    “善!”

    刘辩点了点头,说道:“丞相,此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吧!”

    “诺!”

    萧玄立即答应下来。

    萧玄设立“国子监”的目的,不外乎是想吸纳天下人才,为自己所用,同时造成学术争鸣,文化繁荣的景象。

    国子监既是国家最高学府,又是主管国学政令的机构。

    以师为官,从祭酒到一般教学、管理人员都是朝廷命官,由吏部任免……

    萧玄对于汉武帝时期的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的行为,那是深恶痛绝的。

    诚然,终大汉一朝,学术上的大一统,的确为汉室赢得了天下读书人的青睐。

    但是一个没有学术斗争的国家,如何在文化上繁荣昌盛?

    现在的大汉有尚武之风,士子还在学习君子六艺。

    只是到了后边的宋元明清,历朝历代,士子……不,应该说是读书人,几乎被“阉割”了血性。

    成了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。

    以至于后世有一种说法——

    百无一用是书生!

    这如何使得?

    萧玄心中的宏愿,是让天下士子“德智体美劳”全面发展,而不是单纯的读书!

    萧玄设立国子监的一大目的,自然是想为接下来的科举取士,做好铺垫。

    凡事,应该循序渐进,而不是一蹴而就。

    他现在要是敢搬出科举制,以取代大汉推行了多年的察举制,恐怕天下的士族都会站出来反抗,对萧玄口诛笔伐……

    这是不理智的。

    不过,萧玄并不介意温水煮青蛙,慢慢来。

    等到萧玄培育出更多的读书人,让他们为自己所用的时候,士族们的反抗,在萧玄看来只是一种徒劳。

    因为这个天下,并不是缺少士族,就无法运行的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“丞相请留步!”

    适才下了大朝会,萧玄迈开步,准备离开德阳殿,返回自己的府上的时候,身后忽然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。

    不必回头,萧玄就能知道是谁在叫自己。

    荀彧!

    “文若,有事吗?”

    萧玄瞥了一眼荀彧。

    荀彧连忙朝着萧玄躬身行礼道:“丞相,能否借一步说话?”

    “一起走吧。”

    萧玄莞尔一笑,就走在了前边。

    荀彧点了点头,就跟了上去,颇为迟疑不决,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萧玄则是完全能猜得出来,荀彧的心里究竟是在想什么。

    打开观人术,看一看荀彧此时的数值面板,萧玄就可见一二。

    【人物:荀彧】

    【武力值:77/100】

    【统帅值:79/100】

    【智力值:94/100】

    【政治值:99/100】

    【魅力值:88/100】

    【好感度:85/100】迷惘的小羊羔的开局拯救貂蝉何太后,三国大奸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