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大明,我和朱元璋合伙做生意在线阅读 - 第114章 朱元璋和陈林的默契

第114章 朱元璋和陈林的默契

    尹锡越听后陷入沉思,他知道安备讲的是事实,而且高丽的处境绝对比倭国严峻许多。

    但是他现在怀疑安备有拿自己当枪使的嫌疑......

    这时,南洋诸国在陈林的游说下,都各自咬牙选了一些早就心仪的商品。

    大多数是花露水、香皂之类的卫生用品,想来也是要走上层销售路线。

    至于代理费,他们用带来的香料跟其他特产,以物易物。

    陈林也是来者不拒,迅速拿下这些单子,算是在外贸宝钞面世前,先踏马赚一个小目标。

    其中一个叫锡兰的国家,眼光十分独到,用一堆宝石拿下奶茶店内的所有饮品的配方,也不管原材料能否找到,当机立断拿下奶茶店在锡兰的全权代理。

    陈林见在场的藩国使臣的钱袋子差不多都空了,再次出言强调:“这次是最后一次用现金或实物交易了。”

    “下次各位来大明,就要去兑换外贸宝钞,听到没!”

    “是,伯爷...”

    只有安备、尹锡越、陈大光三人依旧担心外贸宝钞的作用。

    作为三国中的老大,安备上前小心试探:“伯爷,这外贸宝钞真的能自由兑换金银吗?”

    陈林咧嘴一笑:“你有得选吗?”

    安备:“........”

    随即陈林又解释道:“放心,我拿信誉担保,绝对能自由兑换金银。”

    安备一旁狂撇嘴,你不用信誉担保我还放心点,现在更担心了。

    可现实正如陈林所说,他们这些藩国没得选,想要跟大明做生意,只能按照大明的规矩来。

    陈林见几人依旧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,知道如果不解释清楚,可能会影响以后正常贸易。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

    朝几人招招手:“我问你们个问题。”

    怀疑三人组同时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你们带着本国货物和金银来大明做生意,是不是为了赚钱。”

    嗯呐!

    “那你们认为怎么做才能做到赚钱最大化?”

    三人好奇的目光看向陈林。

    陈林咧嘴一笑:“自然是装满大明的特产回国咯,难道你们还想再带着无用的金银回国?”

    尹锡越说道:“伯爷的意思是将带来的钱和货物全部换成大明商品,这样外贸宝钞所谓的自由兑换其实就没那么重要了。”

    陈林送尹锡悦一个大拇哥:“正解!”

    “既然诸位的最优选是满装大明商品回国,那自然是在大明境内将宝钞都花光,也就不存在你们担心的自由兑换问题了。”

    三人这才恍然大悟,原来是这个意思。

    不过安倍心底有种感觉,这些外贸宝钞绝对不像陈林说的这么简单。

    至于问题出在哪,又说不上来。

    这时陈林又说道:“还有一点,大明开海后将恢复宋朝时期市舶司收税政策。”

    市舶司恢复了!

    几人都感觉到不妙,如果大明开始收税,那暴利还能继续吗?

    好在陈林说的十税一不算太高,而且据他们所知,市舶司根本无法面面俱到,这里面可以钻的漏洞太多了。

    可是陈林接下去的话瞬间让他们堕入冰窖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。”

    “丑话说在前头,如果哪个胆敢逃税或走私,杀头是小,连累你们身后的家族甚至国家才是大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好好想清楚,要不要为了十税一的税率去铤而走险。”

    .......

    陈林的话也被翻译官告知给南洋诸国使臣,所有人都是面容严峻,微微低头不让他人看见自己的神色。

    陈林见效果不错,又将新贸易政策,海关收税的过程,还有外贸文书等流程都大概的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强调整个过程都有大明官方人员随行,一路带着抵达外贸司办理手续,哪个胆敢私下卖货,一旦发现,必将严惩。

    所有人都陷入沉思,都在权衡陈林话里几分是真,几分是假。

    最后还是那日兀最识时务,当场跟陈林预定了五万两银子的宝钞,并交了定金。

    陈林很满意那日兀的表现,投桃报李,直接送了他一整套卫生间用品作为礼物。

    其他人一看,虽然十分嫉妒,但还是十分谨慎的持保守意见。

    .............

    搞定藩国贸易的事情后,陈林被徐达正式招进军内,统领六千神机营。

    大傻作为一百人教官团队的总教官,也被特招进营,作为陈林的副手,主管日常训练任务。

    入营前,陈林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,好生安抚了三女,特别是沈殿霞,第二天都起不来送行。

    陈林临行前,特地交待正在赶工的二号车床,必须在出征前弄好。

    这是他能否在辽东立足的关键设备,二号机床生产出来后,他才能将原型车床拉走。

    这是他和朱元璋的协议。

    至于朱元璋为什么不阻止陈林布局辽东,二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。

    陈林自然知道朱元璋不会阻碍自己发展辽东,甚至是持欢迎态度。

    因为朱元璋此时还是坚定的嫡长子继承观念,对于自己这个便宜儿子,自然是分封到外面。

    现在自己这么明显的想留在辽东,朱元璋自然举双手赞成。

    陈林正是拿捏了朱元璋的这一种想法,知道京城绝非久留之地,所以从一开始就计划着外出发展。

    直到这次北征选中他担任神机营主将,他才真正落实了自己的计划。

    全力经略辽东,向北囊括整个黑龙江流域,向南朝大海发展控制倭国高丽。

    发展的同时坐看天下风云突变。

    至于这风云,他也事先安排好了,就是重新回到朱棣身边的姚广孝。

    现在就等着历史发挥他强大的惯性作用。

    就算朱标等人因为自己的出现而改变了命运,朱棣最后没有走上造反之路。

    那他能坐拥东北广阔的土地,至少也能立于不败之地,有能力将大明往正确的方向引导,不至于大明又走向历史的老路。

    这或许就是朱元璋跟陈林间的默契。

    朱元璋想用陈林的能力发展边疆,扩大大明疆域,同时也想看看陈林在更广阔的地方,他的那套治理方式到底能否行得通。老黄的大明,我和朱元璋合伙做生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