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我是国舅,我想混吃等死在线阅读 - 第五百三十四章 清吏行动

第五百三十四章 清吏行动

    后面的太后孙嫣觉得皇帝过分了,没有亲政,皇帝是不能参与朝政的。

    她咳嗽了一声,示意李泰要注意分寸,李泰也是笑笑,不出声了。

    这一打岔,群臣都明白,这个位置落入了吴涛手中了,皇帝金口玉言,他都同意了,谁还敢反对。

    除非大部分辅政大臣不顾皇上的面子,驳回皇上的旨意,但这事怎么可能。

    这只是一个三品官的位置而已,用的着得罪皇上吗?不值得的。

    这不,信国公顺过了气,也被迫同意了。

    退朝后,孙修走到吴涛身边,哼了一声,也不顾礼节,带头走出了大殿。

    本来,按照礼节,散朝时,首辅是第一个出勤政殿的。

    而这次信国公却抢先了,当然群臣不会认为信国公对首辅不满,他们可是翁婿啊!

    应该是信国公在朝上吃了一个大瘪,怒火攻心,不顾老丈人的面子了,直接回去了。

    张嗣成并不在意,但眼睛带了点疑惑,慢慢的走出殿外。

    刘宗泉也对柏良平相视而笑,第二个出了大殿。

    孙修回到都督府,也是露出的微笑,自己评价了今天演技,虽然不能说是顶级演员,一流演员应该算的上吧!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没有过几天,孙修那边准备好的清吏行动就开始反击了,大理寺以接到举报信为由,逮着世家派就是一通查。

    接连抓了十几个贪墨腐化之徒,当然,有许兴把关,这些都是证据确凿之人。

    刘宗泉也毫不示弱弱,以都察院为首,追着寒门,军方也是一通查,也抓了不少人。

    同样的,有吴涛把关,证据也是充分的,没有让对方找到机会发飙。

    孙修方一看,他们还敢还手,清吏行动继续扩大,从京城扩大到地方,刘宗泉,柏良平也是奉陪到底。

    后来,两个部门杀起了性,也顾不得是哪一边的了,只要是贪墨腐腐化之辈,只要证据确凿,一律抓捕。

    结果,从两个势力间的互相争斗,发展到全国官员的噩梦。这让看热闹的吃瓜官员可是万万没想到的。

    两方这一斗,耗时数月,宁朝的贪墨腐化之徒不说抓了个干净,也抓了个五成。一时间,弄的全国官场上是风声鹤唳。

    最后,在众多官员到各自大佬那里哭诉后,不能再让他们打下去了,我们受不了了,那些大佬也觉得不能这样下去了。

    你们老大老二在这里打架,结果你们还撑得住。可我们这些老三,老四,老五,老六可撑不住了。

    你们还是讲和吧!可刘阁老与信国公这两人杀红了眼,谁劝都没用。

    那只能去首辅,太后那求情了,纷纷对两位道不能再查了,再查下去,就没人敢当官了。

    于是,太后和首辅出马,将两人叫到一起,握手言和,

    满朝官员都盯着首辅值房,待两人有说有笑的走出值房,众人才松了口气,这两人终于讲和了。

    两人这一次清吏活动,让官场上的腐化之风大减,官场风气一时为之肃然。

    毕竟,五成的贪墨腐化官员被抓了,有撤职的,有流放的,当然还有杀头的,让别的官员看的是冷汗直冒。

    虽然官员是害怕了,天下的百姓却拍手称快,为都察院,太理寺的行为赞叹不已。

    主持此事的大理寺寺卿许兴和右都御史吴涛一时名扬天下。

    借此机会,孙修表示要升级大理寺级别,大理寺寺卿要升为二品,与都察院平级。

    这刘宗泉当然不愿,孙修坚持要大理寺升格,一时间群臣被两人弄怕了,生怕两人之间又起波澜。

    又是一通劝和下来,大理寺还是升格了,但都察院也得到了孙修的保证,绝不插手都察院内部人员之事。

    这才让群臣扑通扑通的小心肝,才平缓了下来。

    孙修也趁这个机会报请辅政会议,在都督府成立了宪兵。

    专门负责监察军队,这个部门他让关家兄弟的弟弟关电负责,他是宫卫出身,适合干这个。

    当然,这场清吏活动有人倒霉,有人就得到了好处。

    吏部就得到了好处,一下被查出这么多的官员,自然空出了大量的官位。

    这让吏部的人既忙又兴奋着,因为许多官员升迁,派遣都要看他们。

    比如同样是七品,京官,富庶之地上县是七品。一些鸟不拉屎的下县,也是七品。你在哪个地方当七品官,可就要看吏部的人了。

    一时间,吏部是人头攒动,里面都是跑官的,当然行贿受贿是不敢干的了。

    但一些土特产还是能收的,但最大的好处是他们欠下的人情。

    你也不知道这些人,以后有没有可能成为六部尚书,或内阁阁老。

    你只要抓住了一个,这个人情就值大发了。自己或许不能享受到,可自己的后代可以啊!

    礼部也有好处,官员空缺,当然要朝廷开一届恩科,这届主考官,礼部尚书认为他可是当仁不让。

    当然还有户部,一下抄了那么多官员的家,得来的金钱让户部尚书笑的是嘴都合不拢。

    这历朝历代,哪位户部尚书能有我掌握的资金多!

    一时间,天下官员是有人笑,有人哭。但不管是哭是笑,百姓总是沾了光的。

    这场争斗吴涛可是占了最大的便宜,在孙修的运作下,他可谓名扬天下,让群臣对他的能力不再怀疑。

    关键是建业帝也对吴涛是赞赏有加,在他的心中,吴涛的地位已经超过了柏良平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一年多后某天,信国公府上的仆人可谓是人人脸色大变,就是身经百战的孙修亲卫也是头疼。

    特别是二位夫人,四位姨娘皆是花容失色,全府上下,只有孙修在那微笑。

    原来是那个西厦商人从极北之地贩来了近三百只二哈到货了。

    这些二哈在府中,他们倒是不打架,可是吵起架来谁也不让谁,可谓是群犬吠天。

    仆人和亲卫们头疼的是府中有个傻蛋就够让人头疼了,这下来了近三百只傻蛋,那还不把信国公府翻个底朝天。

    张若冷着脸道:“相公,你要是把这些狗养在家中,我就回娘家了。你什么时候把这些狗处理掉,我什么时候回来。”

    王望舒也道:“这狗像傻子一样,到处破坏。你养一只也就够了,我们还能忍受,你要是养上三百只,我也得回娘家。”

    只有依霜,清韵几人是满脸尴尬。观海的我是国舅,我想混吃等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