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我是国舅,我想混吃等死在线阅读 - 第四百四十八章 中央银行

第四百四十八章 中央银行

    晚上,金怀昌来到了信国公府。

    “信国公,今天的事多亏你做主,要是被都察院缠上,我又得忙活一阵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我的人,我当然要为你做主,只要你别丢我的脸就行。”

    “那怎么可能?信国公这是你说的那些钱庄资料,我已经准备好了。”

    说完,递上一叠资料。

    孙修翻了翻道:“这些个就放在这里吧!抽空我看看。”

    “别啊!信国公,您别抽空啊!您知道这些天我过的是什么日子嘛?

    天天被人催债,这也要钱,那也要钱,可国库中哪来的钱呐?他们催债都催到我家里来了,我都已经好几天没回去。

    您要是再不想出个办法来,我只有撂挑子不干了。”

    “金尚书请放心,我会尽快看的。”

    金怀昌一脸惆怅,“那好吧!”

    孙修看金怀昌一头白发,脸上也满是疲惫之色。

    他决定要给他打一下气,“金尚书,你不要那么拼,要注意休息。内阁还有你一个位置呢!”

    金怀昌眼睛一亮,“那就要信国公多多提携了。不知能不能将你的办法透露一点,让我也好有个准备。”

    孙修笑道:“那好,我们就讨论一下。金尚书,你说钱庄用什么挣钱?他们凭什么用一张银票就能换成钱?”

    “信用,没有信用,谁会在你这存银。”

    “对,是信用。那什么才有信用呢?”

    “千年家族,巨商。”

    孙修一愣,他原本以为金怀昌会说朝廷,这怎么变成千年家族和巨商呢?”

    他忍不住得道:“难道朝廷就没有信用吗。”

    金怀昌有些尴尬,他以为孙修以他的地位,难道不知朝廷的信用吗?

    “信国公,这朝廷的信用当然是有的,只是……,这个……,也许……。”

    “好了,别吞吞吐吐的,说!”

    金怀昌牙一咬,“信国公,说明了吧!朝廷的信用并不怎么好。

    当初建国时,财政紧张,宁高祖也曾要户部发行了交子,充作官俸和军饷,强迫民间使用。

    开始是解决了朝廷资金不足的困难,但以后……。”

    “以后就滥发了。”

    金怀昌讪讪一笑,“因为来钱太容易,就滥发了,一滥发交子也就贬值了。

    百姓商人怨声载道,拒用交子,甚至以物换物。所以到了宁太宗时期就停发了,朝廷的信用也就没了。”

    孙修一惊,自己以为利用朝廷的信用,就能获得大笔存银,解决朝廷的财政困难。

    没想到,朝廷的信用早就崩溃了,要不是今天金怀昌告知,明天拿到辅政会议上,还不得让刘宗泉笑死。

    他喃喃自语道:“原来如此,看来要恢复信用才行。”

    “公爷,您说什么?

    孙修缓过神来,“我的办法是从户部中抽出一些人,和民间的人合作,开一家官商合作的中央银行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是银行?难道和钱庄有什么区别吗?还有为什么要和民间的人合作?”

    “中央银行是朝廷居主导地位的金融中心机构,是朝廷干预和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。

    他负责制定并执行朝廷的货币信用政策,具备货币发行权,实行金融监管。

    银行独立于户部,由内阁直接管理,这样的银行当然和私营的钱庄是不同的。

    至于为什么要和民间合作?你还要问我?”

    金怀昌讪讪的笑笑,要是全用官场之人,其中的害处,他当然知道。

    他又有些迟疑的道:“不属于户部,那户部的权力……。”

    孙修有些怒其不争,“你的格局要大,要总盯在户部上面。做大事,心胸要开阔,不要只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。

    你将来可是要入内阁之人。你只要弄好这银行,入内阁我包了。”

    金怀昌恍然大悟,对啊!我格局小了,我要为什么只盯着户部?我是要入阁之人啊!

    “信国公,谢您指点,可是这信用始终是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恕我直言,如果只是私营,说不定会有人去存款。可一听说官商合营,我恐怕就没有人去了。”

    孙修淡淡一笑,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

    我问你,现在钱庄运营是什么盈利策略。”

    “客人为了安全,还有取用便利,交给钱庄一定的管理费后,将钱存在钱庄的,这是挣钱的一个地方。

    还有就是钱庄将钱放贷出来,又能挣上一笔,”

    孙修摆摆手,“我只要一个办法,就能够打垮这些钱庄。

    客人存款不用付费,还能获得利息。只要这么宣传,你是把钱存在钱庄,还是存在银行。”

    金怀昌一愣,“什么!给他们利息?”

    “怎么不行吗?只要放贷获得利润,给一点钱给存款的人,如何不可?”

    金怀昌一拍大腿,“对啊!我怎么没想到呢?”

    可又眉头一皱,“这是新的盈利策略,不收钱反而给利息,这么好的事,我怕百姓们不相信,毕竟朝廷的信用……。

    “我会带头,将家中的银两全部存入中央银行,并动员宁海商会的商人一起存入。还有,国库的钱也要存入。

    有了这么大的一笔钱存入,银行就能顺利的运营。只要时间一久,信用也就重新建立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金怀昌点点头,“这样一来,信用应该能建立起。可这对一个国家来说,挣的钱也是不够。”

    “你忘了,银行有唯一铸币权,我会推动辅政会议重新铸银币,我朝银矿不多,本也不用铸银币。

    但经过这一百年的贸易,银子从海外源源不断地流入我朝。所以,我们的货币政策要改为银本位了。

    这银币铸造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,但银子的纯度却千差万别,根本没一个统一的规范,对经济有很大的影响。

    我想铸银币,收来的银子化了重铸,可以用银八成五,铜一成五铸成新的银币。

    这种银币外形美观,还不用频繁的换算银的成色,这样美观方便的银币,又加上朝廷的推广,谁会不用呢?

    这样,除了成本,这一成的银子就是白得的,你说这银行还能开吗?”

    金怀昌一时目瞪口呆,这一下天下间的一成银子就进了国库,这钱挣的也是太容易了。

    “高,实在是高,”

    “好啦,别拍马屁了,你先回去,在民间找一找市面上懂钱庄的人才备用。”

    “下官告退。”观海的我是国舅,我想混吃等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