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瞎眼后我竟教始皇帝造大秦的反?在线阅读 - 第9章 打包稷下学宫

第9章 打包稷下学宫

    李斯的使命是传诏六国,招揽天下士子入秦。

    制定好的前进路线极为曲折,不像姚贾直奔各国王都走的迅速。

    虽然最终目标是稷下学宫。

    等他走走停停,不断招揽各国士子,赶到临淄稷下学宫时已经是两个月之后的事。

    秋风瑟瑟。

    稷下学宫的学子们眼神热切,丝毫不惧秋风刺骨,不断眺望着城门。

    要不是夫子拦着,他们可能早就冲出城门迎接学长。

    李斯曾经师从荀子,正是稷下学宫最后一位大儒。

    也是众多稷下学子拜服的两大天才之一。

    看众学子热切眺望的模样,荀夫子有点沉不住气:“咳咳!”

    “尔等矜持一些。”

    “我堂堂稷下学宫声名远震六国,岂是他区区秦国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小吏?”

    夫子也上火。

    李斯这臭小子不干好事。

    早早派人把秦王诏命在六国大肆宣扬。

    被秦王四句激起热血的稷下学子,已经有小一半投秦。

    现在硕果仅存的这些小家伙,可不能再跟着别人跑了。

    没有士子,稷下学宫还有何颜面自称天下第一学宫?

    百五十年的传承,还要不要了?

    不过。

    说真的。

    秦王四句振聋发聩,真让人热血沸腾啊!

    矢志一统天下的君王,果然不同凡响。

    老夫若是再年轻几岁,定要去雍城凑凑热闹。

    跟诸子百家的夫子一较高下。

    经过荀夫子的一番训斥,稷下学子急忙低头看地,再也不敢轻易远眺。

    “斯拜见夫子,见过诸位学弟。”

    看到夫子亲自带学弟在学宫门口迎接,李斯老远下车一路小跑过来行礼。

    “唉!”

    夫子哀叹一声回礼:“李斯,见也见了,拜也拜了,你赶快走吧。”

    “夫子,斯,尚未拜见诸位夫子,于礼不合。”

    “滚蛋!你那是想拜见众夫子?你是来挖空我稷下学宫的!”

    “夫子,见外了不是,斯也是稷下学子,怎么会做出不利于学宫的事?”

    “呵!老夫不信!”

    老油条啊!

    看着荀夫子油盐不进的模样,李斯脸上笑容更胜。

    端起双手越过夫子,直接跟学弟们打起招呼:“斯,远居咸阳多年,却也听闻稷下学宫又出了几位大才。”

    “可敢随斯去秦国走一趟?”

    老头。

    你不是喜欢挡道吗?

    我直接隔空挖人,你能怎么办?

    “李斯小贼,速速离去,小心老夫拐杖不饶你!”

    荀夫子气得直跺拐杖。

    “夫子。”李斯笑眯眯凑上前小声嘀咕:“斯真是为学宫计,前来邀请夫子入秦。”

    “混账!你连老夫都不放过?”

    “夫子可听过秦王四句?”

    “别废话,说重点。”

    “秦王四句里有一句‘为往圣继绝学’,那么,怎么确定谁是圣贤呢?”

    “你的意思?秦王会封圣?”

    “秦王不能,可是,一统天下的天子有资格封圣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荀夫子激动了。

    封圣啊!

    谁不希望自家学派出个圣人?

    更何况,有秦王四句珠玉在前,老夫子也丝毫不会质疑秦王没有封圣的资格。

    前提是——一统山河。

    他丝毫不怀疑李斯在骗他。

    读书人,不可能用封圣这种大事骗人。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。

    可是,荀夫子偏偏走眼了。

    李斯胆大妄为,只要能达成目的,什么瞎话都敢说。

    偏偏用封圣勾引夫子。

    荀夫子当即身段柔软地盛情邀请李斯进入稷下学宫,亲自帮忙游说学宫的其他夫子一起入秦。

    是夜。

    稷下学宫灯火通明。

    老夫子围着李斯问东问西,仔细询问秦王的脾性志向。

    以及雍城大学城的各种规则。

    稷下学子则兴奋不已地指挥着仆役收拾东西,打包藏书。

    李斯的野望达成。

    夫子们同意他打包带走整个稷下学宫。

    片简不留!

    经过一夜忙碌,夫子和学子们做好了起身的准备。

    然,突然而至的大军将稷下学宫围得水泄不通。

    为首的将军扬言:稷下学宫的一只苍蝇也不许飞出去。

    夫子们急的团团转,嚷嚷着要拿拐棍跟大军拼命,豁出老命给学子们杀出条血路。

    ——用老脸为学子换机会。

    人老成精的老头们知道,齐王还真不敢拿他们怎么样。

    无非是相互威胁而已。

    学子们也撸胳膊挽袖子,准备干架。

    他们是真准备干架,不掺杂水分。

    李斯却不急不慢地拦下着急上火的夫子、学子,使唤身边的随从出去办事。

    不多时,临淄城内处处烟火缭绕。

    “报!~”

    齐国王宫内,寺人急匆匆跑进大殿:“大、大王,不好了,秦商纷纷焚烧粮食,要跟我们断绝贸易往来。”

    “秦使李斯代王发诏曰:齐国背弃盟约,不顾秦齐两国姻亲之好加入六国合纵伐秦,不义在先,秦国义愤即刻断绝商贸。”

    端坐在丹犀之上的齐王咬牙皱眉,恨恨一拳砸在案几上。

    真是怕什么来什么!

    齐国胜产绢帛铜铁之物,最大的买家就是秦国。

    而且,秦国有齐国最需要的粮食。

    两国互通商贸五十年,一直平顺安乐。

    既各取所需,又转卖获利。

    总体算下来齐国占得便宜多一些。

    参加两国贸易的世家大族多到数不胜数。

    突然断了商贸,相当于斩断齐国的财源。

    还有更可怕的!

    齐国要闹粮荒了。

    以商贸著称于世的齐国世家,已经看不上种粮食的那点获利。

    主要人手都用于冶炼铜铁。

    粮田废弃或改为桑麻。

    全靠跟秦国贸易补充粮食。

    现在,秦国不卖粮了怎么办?

    让大家一起吃铜铁丝吗?

    “大王,稷下学宫留不住了!”

    丞相后胜打破沉默:“李斯给夫子们灌了迷魂汤,留得住夫子,也留不住他们的心。”

    “不如,放他们走。”

    “合纵之事,也不能再掺和下去。”

    “伐秦之举,能不能成还两说。”

    “断了商贸我大齐即刻会闹粮荒,饿殍满地,自顾不暇。”

    齐王烦躁地摆摆手,示意丞相去说服李斯,开通商贸。

    绝不愿意张口说话。

    六国合纵伐秦的大计,还没有正式结盟,先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友。

    不过,这点小事难不住赵偃。

    合纵继续。

    六国变五国,无非是少了十万兵马而已。

    赵国再添十万!乐瑶小公举的瞎眼后我竟教始皇帝造大秦的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