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我的军阀生涯在线阅读 - 第212章 三年发展之军事

第212章 三年发展之军事

    自从王飞返回西南以后,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安稳,西南八州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状态。

    1929年8月1日,巴州治所渝中城城外的武器实验基地,几十个高级研究人员正在对一架实验战斗机进行最后的检查。

    一名不修边幅的男子看着眼前的实验战斗机,面露沉思,翻出督军交给自己的一种飞机设计图纸,觉得眼前这种战斗机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。

    “刘总工,检查完成,飞机各项性能完好。”一名研究人员向战斗机研发工程师刘知远汇报道。

    刘知远收起文件,来到以为一位飞行员面前,郑重地说道:“王上尉,此次实验过程漫长,遇到不可控的风险时,一定要保持冷静。”

    “刘总工放心,只要能实验出战斗机的性能,我一个没了,还有我的战友在。”

    刘知远向他敬礼,然后开口说道:“开始。”

    试验机飞行员王上尉开始在地勤人员的帮助下,坐上试验机的驾驶舱,在一名指挥员的指挥下,开始启动试验机,朝着天空飞去。

    刘知远抬头看向天空,开始观察试验机的飞行轨迹。

    此次试验机的所有零件,全是由西南地界各个工厂生产出来了,其中有很多新设计出来的零件和部件。

    包括试验机的核心——发动机,完全是由东水工业基地自主生产,虽然各种性能都加以实验,可以说得上是符合各种参数标准,在一定方面的性能尤为突出。

    试验机在王上尉的操作下,做着各种飞行动作,测试试验机的性能。

    刘知远握着铅笔,紧张的看着天空中飞行的试验机,手心全是汗水,心中更是前所未有的紧张。

    接下来,王上尉开始操作试验机进入最后一个环节——降落。

    在众人的期待中,试验机稳稳地降落在机场的场地上。

    一时间,空地上的研发人员,工人,地勤人员以及负责保卫实验基地的卫兵,都忍不住开始欢呼,庆祝他们经过六个月没日没夜的苦战,终于完成从研发到完全自主制造,再到试飞顺利完成。

    试验机的成功,不仅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数据参数,为接下来的设计更加先进的战斗机提供参考,更象征着王飞可以着手组建自己的空军。

    对于飞行员,王飞通过系统功能,“囤积”一千多名飞行员,但是却没有飞机可以供他们使用。

    “督军,好消息,刘知远他们试验机成功了。”王全拿着一封电报,兴奋的走进王飞的办公室。

    王飞听到王全的话,兴奋的站起来,快速来到王全跟前,接过他手中的电报,忍不住笑道:“哈哈,这刘知远好样的,不枉费我给你他这么多图纸参考,终于让他根据咱们的工业水平,设计出一款比肩西方世界的战斗机。”

    王全在一旁笑着说道:“督军,接下来,我们就可以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,加快飞机的生产,快速组建属于我们的空军。”

    “说的不错,我们必须尽快对战斗机定型生产,组建属于我们的空军,争取在三年之后的战争用上,减少我们陆军的伤亡。”

    一个月后,刘知远在试验机的基础上,根据发动机的性能,改进设计出战斗机,轰炸机和侦察机这三种机型。

    其中战斗机被定型为晴空I型战斗机,机身长度为8.8米,机身高度为2.5米,其翼展为9.6米,空重为2520公斤,最大起飞重量为3400公斤。装备两门20毫米机炮;机翼下携带200千克弹药。

    轰炸机被定型为御风I型轰炸机,机身长度10.5米,机身翼展12.8米,机身高度4.5米,空机重量3.205吨,最大起飞重量5吨。装备两挺MG型7.92毫米机枪,机身前一挺,机身向后一挺;最大载弹为400千克,机身挂载200千克,同时机翼挂载200千克。

    侦察机定型为御星I型侦察机,机身长度11米,机身翼展16米,机身高3.1米,空机重量2300千克,最大起飞重量为3145千克,装备两挺MG型7.92毫米机枪,机翼悬挂2颗50千克的炸弹。

    随后西南各种工厂开始扩大产能,生产飞机所有零件,送往巴州飞机组装厂进行组装,经过实验,然后进入军队服役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时间如流水般流逝,三年时间在西南轰轰烈烈的发展中悄然逝去。

    1932年6月1日,西南以外的各方势力按照涌动,楚高轩的20个中央师训练完成,再加上其控制的杂牌军,手握百万大军,内心开始蠢蠢欲动,准备对周围的势力开始下手。

    而这三年时间,对王飞整个军队建设,经济建设都有很大的帮助。

    首先,这三年时间没日没夜的生产,以定型的晴空I型战斗机生产出600架,晴空II型战斗机生产出300架,御风I型轰炸机生产900架,御星I型侦察机60架。

    为此,王飞在整个西南修筑多个军用机场,其中天元军用机场,渝中军用机场,安南军用机场和隆江军用机场四个大型军用机场,除此之外还有八个小型军用机场,分布在各个军事要塞。

    其所在编制并未进行统一编制,而是挂靠在各州军事指挥部名下,归属各州军事主官调度。

    对于坦克类型,三年以来,在各种杰出武器设计学家和高级技术工人的努力下,一共定型三种军用主战坦克。

    分别是在1929年3月定型的乾I型中型坦克,于1930年11月加以升级改进,命名为乾II型中型坦克。坦克战斗全重38吨,乘员4人,最大时速45千米,最大行程450千米。主要武器有1门105毫米线膛炮,1挺12.7毫米高射机枪和2挺7.62毫米联轴机枪.

    目前为主以生产出1800辆乾I型中型坦克,600辆乾II型中型坦克。

    1930年3月研制成功的天元I型重型坦克,坦克战斗全重45吨,车身长6.9米,车宽3.5米,车高2.8米。最大速度为30公里每小时,乘员5人。主要武器有一门120mm榴弹炮,1挺12.7毫米高射机枪和2挺7.62毫米联轴机枪。

    截至今日,已生产出200辆天元I型重型坦克。

    1930年7月研发的一种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,定型为致远I型装甲车,战斗全重8.5吨,核载乘员2人,载员11人。装甲车车长6.2米,车宽2.1米,车高1.6米,装备2挺MG42机枪,最大速度每小时50千米,最大行程220千米。

    但是由于其部件要求低于坦克所要求的性能,虽然只投产不到八个月,就已生产出2500辆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各种型号的军用卡车生产更是数不胜数,其总数多达上万辆。

    当然,这些耗油机器除了西南地区本土提供石油外,这三年时间,王飞还通过各种手段,在西印州西面的西亚地区大搞动作,扶持各种势力,‘掠夺’石油,用以对接下来的战争的储备。

    为此,王飞在西亚地区埋下的暗子多不胜数,等到日后大乾统一之后,有力量挑战世界秩序的时刻,就是这些暗子复苏之时。

    为了达到今天的工业发展,不仅依靠广大技术工人和设计学家的贡献,还有西南地区丰富的矿产支持,而王飞投入的大量兑换点更是起到催化作用。

   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王飞现在所拥有的陆军和空军的军事实力,足以吊打西方一些国家。

    军事发展迅猛,更可以说是恐怖,而在民用方面的发展,相比于军事发展,落后了不止一筹,但是对于西南人民来说,对比于以前的军阀混战时期来说,这三年的发展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    比起之前吃不饱饭的日子,今日的生活更像是活在梦中。快乐就行其他无所谓的我的军阀生涯